采购风险管理是企业在运营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企业来说,采购风险管理是采购部门管理的一部分。通过采购风险管理,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从而实现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如果采购人员对风险有一定了解,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成本、经营成本和市场变化等,而不会太过于关注物资供应市场价格波动等对成本、经营产生影响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如果企业能充分认识到风险因素对降低采购成本和经营成本等的重要影响,那么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在物料供应过程中出现损失、质量问题、价格波动等对供应链和企业效益产生不良影响等情况。
为了使物料供应过程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损失或降低市场波动对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必须从战略角度出发,加强物料供应过程中的管理。在物料供应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方面的管理。而这一项也是提高采购系统整体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保障交付质量重要手段之一。
1.风险的定义
风险,即指事物未来结果的不确定程度。在风险管理中,风险是指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可能出现的损失、潜在的收益。在市场中,存在着众多因素和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交付都会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有好,也有坏,因此导致了产品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质量问题频发、交货期延长等现象。正是因为企业面临很多方面的不确定性,才会有风险存在的可能。
2.采购过程中的主要控制点
1)制定合适的采购策略:在制定策略时,企业应该考虑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因素。
2)选择适当的供应商:不同供应模式中往往存在多种选择。
3)正确评估价格波动风险:对原材料价格变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要有充分认识。企业必须要充分考虑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4)合理分配采购任务:企业在制定采购计划时,应该尽量使所需要的供应商数量保持一致,同时要保证供应商能够及时供货。
5)建立严格、科学的采购流程和控制系统:从供应商选择、订单评审到产品验收、付款等环节中,都要严格控制好时间和质量方面的问题。
6)选择正确地供应商类型: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经营模式和特点来选定最佳供应商类型,确保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的风险。
3.风险的管理方法及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风险控制是针对已发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但无法做到完全控制。所以企业在管理采购风险时,应该先考虑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应对。所以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事后控制”模式——即将问题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在采购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继续扩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将这种风险控制模式运用到日常对供应商风险管理中,确保采购计划中对供应商风险的充分考虑和准备。另外企业在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纠纷时也应该采用“事后管理”模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