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风险管控:为企业供应链保驾护航

供应商风险管控:为企业供应链保驾护航

一、供应商风险:供应链中的潜在威胁

(一)主观原因

1.供应商企业目标与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冲突:在供应链模式下,各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这与供应链整体目标有时会产生冲突。例如,满足伙伴企业整体利益可能损害供应商短期利益,供应商需在短期与长期目标间权衡。若合作会削弱核心能力,供应商可能选择不合作。此外,供应商为多条供应链服务时,可能因资源短缺优先满足部分客户订单,给其他供应链带来风险。

信息不对称:虽然网络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供应链伙伴企业间不可能完全共享信息。制造商在选择供应商时,供应商掌握更多信息,可能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契约,导致逆向选择风险。同时,供应商在签订协议后可能为自身利益采取不利于制造商的行为,如供货时间推后或质量下降,即道德风险。

(二)客观原因

1.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给供应商带来风险,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市场波动等。据统计,约 [X]% 的企业曾因自然灾害导致供应链中断。例如,地震、洪水等可能破坏供应商的生产设施,影响产品供应。经济危机可能导致市场需求下降,供应商订单减少,面临经营困难。

2.内部人的失误与设备故障:内部人的失误和设备故障也是供应商风险的重要成因。决策失误、管理失当、操作不慎等内部原因可能导致风险。例如,约 [X]% 的供应链中断是由内部人的失误引起的。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生产延误,影响产品交付。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定期维护设备,以降低此类风险。

二、风险类别:明晰不同类型的供应商风险


企业微信截图_17261048638007.png


(一)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是指天灾人祸以及宏观因素等各种外在风险。其中天灾人祸包括地震、洪灾、海啸、恐怖事件、战争、火灾、罢工等。宏观因素有政治政策导向、经济周期、法律法规变更修订、技术变革和突破,产业链格局发生变化,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等。例如,2011 年日本发生的地震和海啸,导致许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中断,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

内部风险是指供应商内部战略或策略发生变化、管理层骤变、道德和法律法规遵从风险、运营失控、财务危机、信息扭曲、系统崩溃、供应商代表的个人行为风险等。比如,某供应商突然决定调整战略方向,减少对特定产品的生产投入,可能导致下游企业面临供应短缺的风险。

(二)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

可控风险是指如供应商资质、上游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的运营管理、IT 系统等方面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定期评估上游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对供应商运营管理的监督以及优化 IT 系统等方式来降低这些风险。

不可控风险是指如恐怖事件、劳工罢工停工、自然灾害、意外(随机)事故等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难以预测和控制,一旦发生,可能对供应链造成严重破坏。据统计,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事件占比约为 [X]%。

(三)关系型风险与客观存在型风险

关系型风险是指因沟通不畅,合作关系未能有效维护造成信任缺失或信息扭曲而产生的风险。在供应链合作中,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关系维护至关重要。如果双方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误解、矛盾,甚至影响供应的稳定性。

客观存在型风险则指与合作关系无关的,所有客观存在的导致供应商供应体系失败或损失的风险。例如,供应商的生产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即使双方合作关系良好,也可能导致供应中断。

(四)系统风险与过程节点风险

系统风险是整个供应链组织或体系顶层设计的 Bug,这种系统风险从来就有,只是暂时没有发生,但是一旦发生灾难,很难修复,需要颠覆重新构建。例如,如果供应链的整体规划存在缺陷,可能在某个特定情况下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过程节点风险是指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流程中某个环节的风险,比较容易修正和改良。比如在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供应商选择不当的风险,通过及时调整供应商选择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这种风险。

三、风险控制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与教训

(一)诺基亚与爱立信的对比

2000 年 3 月,飞利浦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芯片厂因雷雨引发火灾。诺基亚和爱立信作为两大手机巨头,其订单量占该厂业务的 40%。诺基亚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前往芯片厂了解情况,并与飞利浦共同制定业务恢复计划。同时,诺基亚组织 30 多名管理人员与工程师讨论替代解决方案,重新设计芯片,让其他芯片工厂承担生产任务,极大地保证了芯片供应。而爱立信在得知火灾后,认为并不严重且相信飞利浦一周复产的承诺,未采取任何应急措施。结果到 4 月初,爱立信消耗完芯片库存,手机生产难以为继,最终于 2001 年 1 月宣布退出手机市场。诺基亚的及时反应和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使其在危机中基本保证了手机生产,巩固了欧洲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二)中兴与华为的启示

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兴因在 2010 - 2016 年间长期违反美国出口限制,被美国商务部实施制裁,7 年内禁止美国企业与其交易。中兴智能手机约 3 成零部件由美国企业生产,且在核心技术方面高度依赖美国,导致生产线基本处于停止状态。而华为在美国发难后,公布 “备胎” 计划,成功化解危机。从中可以得到以下经验教训:一是要准备替补供应商,不能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华为在芯片领域的备胎计划,为其在危机中提供了保障。二是要仔细审查供应商的灾害恢复计划,确保其在遭受重大灾难后能尽快复产。三是采购方应尽快开展跨部门协同,制定替代方案,化解危机。四是产品设计要避免特殊性,减少对唯一供应商的依赖。五是要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以便在危机时享有优先权。六是采购方要准备好业务可持续计划,应对供应链可能出现的问题。中兴事件提醒我们,不能忽视风险防范,要吸取教训,加强自主研发,提高核心技术的自给率。

四、风险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


企业微信截图_1726104874756.png


(一)多源数据整合与分析

在供应商风险预警中,多源数据的整合与分析至关重要。首先,需要采集供应商相关的财务数据,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以评估其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业务数据方面,包括订单完成率、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合格率等,这些数据能够反映供应商的运营能力。市场数据则涵盖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对手动态等,有助于判断供应商面临的外部市场风险。

对采集到的多源信息进行清洗和预处理是关键步骤。去除重复数据、纠正错误数据,并将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标准化,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如计算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可以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机器学习方法在风险识别与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建立决策树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变量对供应商风险进行分类,确定风险等级。神经网络模型则能够自动学习数据中的复杂模式,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经过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和预警信号。可以将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对应不同的预警信号颜色,如红色、黄色、绿色。当风险等级为高时,发出红色预警信号,表明供应商面临重大风险,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二)预警信号发出与应对

一旦系统确定了预警信号,就需要及时发出通知,让相关人员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预警信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手机应用等多种方式发送给采购人员、供应链管理人员、企业高层等。同时,建立风险应对措施库,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和类型,提供相应的应对方案。

例如,对于财务风险较高的供应商,可以考虑要求其提供担保、缩短付款周期、减少订单量等措施。对于质量风险较高的供应商,可以加强质量检验、要求其进行整改、寻找替代供应商等。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协同合作。

(三)持续改进预警系统

为了确保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性,需要定期回顾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实际效果。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评估预警信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预警规则和应对措施。

例如,如果发现某些风险因素在之前的分析中被忽略了,可以及时调整风险评估模型,增加相应的指标。对于应对措施效果不佳的情况,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此外,随着市场环境和供应商情况的变化,风险预警系统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适应新的挑战。

五、风险管理策略:综合施策应对风险

(一)高风险供应商管理

对于高风险供应商,应实施严格的审核和监控机制。首先,在选择高风险供应商时,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包括其财务状况、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例如,可以参考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供应商的评级,了解其偿债能力和经营稳定性。同时,建立紧急应对机制,一旦发现供应商出现风险迹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这可能包括寻找替代供应商、调整生产计划等措施。

此外,对高风险供应商应增加现场审核的频率,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可以组织专业的审核团队,对供应商的生产设施、工艺流程、原材料采购等环节进行细致检查。如发现问题,要求供应商立即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二)中风险供应商管理

对于中风险供应商,采取适度的管理措施。定期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和面临的问题。例如,可以每季度组织一次供应商座谈会,听取供应商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中风险供应商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例如,可以邀请供应商参加行业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提升其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同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供应商的表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励或提出改进要求。

(三)低风险供应商管理

对低风险供应商实施简化的管理流程。保持定期联系和沟通,了解其业务发展动态和需求。例如,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每月与低风险供应商进行一次简单的沟通,了解其生产情况和订单履行情况。

鼓励低风险供应商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例如,可以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对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表现突出的低风险供应商给予奖励。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于低风险供应商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及时给予回复和解决。

(四)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双方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是确保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协议中,应详细规定双方在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例如,明确供应商应及时向采购方通报可能影响供应的风险事件,采购方应在收到通报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设定风险管理目标和指标。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努力实现风险管理目标。例如,可以设定供应商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合格率等指标,作为双方共同努力的目标。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达到或超过指标的供应商给予奖励,对未达到指标的供应商进行处罚。这样可以激励供应商积极参与风险管理,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生产过程中物料短缺频发,MRP能如何扭转局面......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仓储成本一直是一个复杂......
"为什么你的交付时间总是不准?揭秘隐藏的误......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预留库存成为......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系统集成对企业发展......
在企业的运营中,供应商监督至关重要。它不......
一、产品生命周期采购概述产品生命周期采购......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的成功不......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采购与供应......
在采购与供应链的复杂棋局中,价格谈判无疑......